今日更新动画 0

年终策划|爱优腾大战、快手自认“第三”,2024长、短视频平台迎来洗牌期

子类113 2025-01-08 23:04阅读(208)

搜狐娱乐专稿(胖部/文)

整个互联网视频行业的平台格局,都在2024年迎来了剧烈的震荡。

长视频方面,爱、优、腾、芒四家主要玩家在此前多年已经形成了稳定格局,而去年这种分布却似乎悄然发生变化,并潜在影响着行业资源的分配。

短视频平台,快手在2024年三季报公开自认行业“第三”,称要“进一步巩固了公司作为中国第三大应用程序(按季度平均日活跃用户计)的领先地位”,也让行业内讨论不断。

互联网视频这门生意,正面对着内外部的各种焦虑。

从行业整体环境而言,整个互联网市场红利(尤其是国内人口红利)见顶,给下一步增长盖上了天花板,具体产业的增长已经日趋缓慢甚至停滞。而曾经跑步发展留下的后遗症,在增长乏力之后迎来了集中爆发。

机遇何在?下一轮增长何时到来?

2025年到来之际,这或许是文娱行业需要思考的问题。

长视频:平台洗牌,重排座次?

2022年长视频行业开启了空前严格的“降本增效”。

在此前长达十年的发展中,烧钱和亏损始终伴随着各大长视频平台,业内还曾出现过“十年一千亿,烧出三家电视台”的热稿,对“优、爱、腾”们烧钱换流量的经营策略提出质疑。

这种消耗在互联网整体承压的大背景下,已经无以为继。

长视频早在2019年进入“亿级会员”时代之后,对于后续增长问题已经有了清醒的认知,之前靠着追捧流量打造的基本盘,彻底进入了增长的瓶颈期。这也是长视频行业开启“内容为王”时代的背景,并在2021年之后进入剧集品质提升的短暂收获期。

裁员、砍部门、砍项目……降本增效的效果也是立竿见影的,进入2022年之后,爱奇艺和腾讯视频先后宣布实现盈利。

这样的盈利不是没有代价的。原本的一些重资产、争夺市场份额的举措被砍,比如体育IP的争夺彻底告一段落,各家基本只保留了原本的长期合作项目,而不再成为如奥运会、世界杯等顶级赛事转播权的争夺者;咪咕视频也因此在体育赛道异军突起。

同时,电视剧项目也被接连被砍,进入“提质减量”的主旋律,根据灯塔报告,每年开播剧集在以10%左右的比例下滑。

尤其是平台宣布“去除伪腰部”,大量腰尾部公司和从业者被迫转型,成为近两年微短剧发展的重要生产者。

而第三点则是,在缺乏增长空间的情况下,平台提升客单价的需求,与用户之间出现了一些问题。

比如从2020年开始,多个平台在两年内进行了两次甚至三次会员价格提升,近期的“SVIP抢先看”也带动了不少观众不满;还有共享账号的问题,也在2024年被多家平台实施打击,而爱奇艺随后推出了相对低价的“亲情卡”账号,进一步带动争议。

事实上,对于越来越成熟的市场,为喜欢的内容付费已经是一种被普遍认可的行为。截至2023年热度高企的剧集市场,也让各平台的涨价策略稳稳落地。

但在“内容为王”模式下,长视频平台难免出现的问题是,在行业生产未实现标准化、工业化的背景下,内容会有较严重的不确定性。而基于前文提到的种种剧烈变化,如果当下的平台在内容开发上出现掉队,很容易形成行业的洗牌期。

去年上半年的财报显示,爱奇艺因为《狐妖小红娘·月红篇》《颜心记》等重点项目未及预期,二季度会员收入下滑5%(从一季度起已不再公开会员数);这也直接影响了平台的招商表现,在行业普涨、多部爆款完成“历史级”招商的情况下,广告收入同比下降2%。

而同期,腾讯视频凭借《繁花》《与凤行》《庆余年第二季》等剧带动付费会员数同比增长13%至1.17亿。

优酷拿出了爆款《墨雨云间》以及《花间令》《新生》等热门剧;芒果超媒手握《歌手2024》《乘风2024》等综艺热门,实现营业收入为69.6亿元,同比增长2.46%,归母净利润10.65亿元。

但正如前文所说,各平台的内容表现依然有很大的不确定性,这导致全年超过一半的时间,剧集市场都处于严重失温的状态,而下半年各平台的项目表现也与之前有所差异。

爱奇艺在下半年也拿出了若干市场认可度较高的内容,比如暑期的《唐朝诡事录之西行》和年底的《我是刑警》等。

而上半年表现亮眼的《优酷》,年底却出现了《白夜破晓》《珠帘玉幕》《蜀锦人家》《清明上河图密码》等多个重点项目未达预期。

腾讯视频相对稳定,虽然三、四季度也不乏项目“踩空”,但年底依然有《永夜星河》《九重紫》等热剧表现亮眼。

回看全年,各平台交出的成绩单各异。

2024年实现云合热播期集均播放量2000万以上的剧集,腾讯视频独播剧从上年的17部降至11部,但5000万 的头部项目从上年的1部增至3部,另有8部分播剧。

爱奇艺从18部降至11部,5000万 项目从上年的4部跌至0部,分播剧5部。

优酷则从上年的11部增至15部,另有2部分播剧;芒果TV有1部。

相较于过去几年,已经有声音指出,过往长视频平台的排序,根据今年的项目表现,在不少人的心里或许会有调整。

有行业人士对搜狐娱乐透露,因为保持盈利的需求,部分头部平台的投资策略会比较保守,甚至出现议价能力的问题,导致头部项目的流失;包括一些平台制片人选择“换乘”,也与制片经费未得到匹配有关。

谁能率先完成生产方式的调整,谁就能在接下来的行业洗牌中获得先机。

从2023年开始,优酷推出了“制片人中心制”和工作室制度,重新梳理了平台的正常模式,还吸引了《边水往事》导演老算等入职平台;腾讯视频则在6月发布“后验激励政策”,推动内容制作的“To C”趋势,将出品方和平台制片人的收益与作品的最终质量挂钩。

而在2024年三季度财报发布后,爱奇艺在会员服务营收同比下滑13%、在线广告服务营收同比下滑20%这样业绩承压的背景下,宣布了将加大微短剧投入,打造专注于短内容的“微剧场”和“短剧场”。

从内容到经营方式,长视频行业正处于一个剧烈的振荡期,也给各大平台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挑战。2024年或可视为这种洗牌期的启动时刻,谁负谁胜出,或许要在未来几年看到答案。

短视频:三足鼎立,快手“第三”?

危机到来的时刻是接近的。2020年前后互联网红利见顶后,短视频产业发展也开始进入存量阶段。

根据《中国短视频发展研究报告(2024)》,2023年12月用户规模已达10.53亿,使用率96.4%。但短视频用户增速五年来是持续放缓的,增长率从19.33%下降到4.05%;2024年上半年首次出现回落,截至2024年6月,我国短视频用户数为10.5亿。

图片来自《中国短视频发展研究报告(2024)》

这也意味着,曾经飞速发展的短视频业务,也到了需要找到增长新故事与变现逻辑的阶段。

如此,洗牌期也如期而至。

行业在2019年之后的竞争曾经陷入白热化,尤其是快手从2019年寻求高速发展的“K3”战略之后,抖音、快手轮流坐庄春晚“互动合作伙伴”也成为当时的风景。但2022年之后,两家都再没有采取类似的动作,这背后是品牌策略的自我调整。

换言之,短视频烧钱换流量的时代过去了,尤其是快手在港股上市后积极寻求扭亏为盈,重点要砍就是销售及营销开支,2023年为365亿元,同比减少1.7%。

但从2022年以来主要短视频平台进一步梳理线上营销、直播和电商等业务,形成了整体更成熟的行业生态,新业态所具有的模式红利,很难支撑更长时间的增长故事。尤其是2020年之后异军突起的视频号,给整个行业的竞争环境带来了改变。

三季度,快手发布财报自认行业“第三”,而国海证券此前曾估算,视频号在2023年的日活跃用户数就达到了4.5亿,已超过快手三季度的日活4.08亿的数据,而截至2023年底快手这个数据为3.8亿。

微信的巨大流量是视频号天然具有的优势,如通过线上演唱会轻易获得的巨大流量,或公众号、朋友圈等功能的改编,都能轻易完成对视频号的导流或商业化。但快手要获得流量,就必须靠高效的外部营销及拉新。

而削减销售开支之后,2024年上半年,快手平均月活跃用户数连续两个季度环比下滑;三季度用户指标的回暖背后,代价是快手单季度销售及营销开支104亿元,同比增长15.9%,相比上年同期一口气多花了15亿。

这笔钱的主要去处,就是快手成为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官方持权转播商,成为季度内用户数据回暖的重要推力。

虽然抖音和视频号并未上市,无需定期公开相关数据,但可以想见,哪怕视频号还有微信的流量金矿可挖,流量见顶、高价值用户获客难度大的行业性问题,主要平台一个都跑不了。

目前破局的可能性,一是微短剧,二是AI。

先说说AI,这一年抖音和快手分别打造了即梦和可灵两款AI视频工具,此外字节还推出了豆包AI,并期待这些工具能够成为下一阶段内容爆发的新渠道,成为平台活性的增长引擎。

比较典型的,或许是下半年爆火的“AI魔改”视频,但随着监管下场强调内容“边界”,AI视频创作的规则和类型,显然都需要进一步完善,更多代表着产业未来的可能性。

而微短剧在过去一年里的发展,此前搜狐娱乐已经有独立的年终策划进行了整体复盘,短视频平台也成为承载IAAP、端原生等模式的基建,快手三季度的付费短剧营销收入增长超过三倍。

短视频崛起至今已经七、八年,这个年轻的生态已经基本成长为完全体,并开始面对真实世界带来的挑战。

长短之间:同病相怜,相爱相杀

到目前,曾经针锋相对的长、短视频平台,已经基本形成了相互默契,在许多问题上实现了握手言和。甚至从上述分析中不难发现,平台面对的外部压力与洗牌态势,都有着许多的相同点。

比如共性的降本增效,以及随之而来的增长问题。

比较典型的问题是,资本市场对行业的未来发展,都是观望、“不看好”态度。而快手2024年3月发布上一年“扭亏为盈”的财报,当日股价却微跌1.9%,次日再度报跌4.4%;三季度财报用户数据创新高,快手竟接连两日跌幅超过15%。

而增长难题进一步带来的是降本增效刚需,这间接造成了近两年行业内明显的人事动荡。

日前媒体曝出爱奇艺高级副总裁陈伟已正式离职的消息,他曾参与策划和制作了《中国有嘻哈》《潮流合伙人》等多档热门综艺节目。

而这不是近期第一位离职的长视频高管,芒果系“文案女王”吴梦知据称也已经离开,综艺领域还有《脱口秀大会》《演员请就位》的邱越、《创造营》多晓萌、出走后到爱奇艺制作了《喜剧之王单口季》的谭晓虹等。

短视频方面,2月抖音CEO张楠宣布辞任,着力开发AI业务。快手则面对严重的人才流失,近期已有多位行业关注的高管离职;最近还有消息称,原快手文娱剧情业务负责人于轲已正式加盟百度短剧。

曾经硝烟弥漫的长短大战,在互联网全行业降本增效的两年里,已然同病相怜。

而他们的破局思路,甚至都是一致的。

未来的发展思路,都是“长 短”两条腿走路;发展的重点,都是微短剧和AI。

长视频向微短剧的发力已非新鲜事,而2024年,短视频平台上出来了不少长内容。

从450分钟的《红楼梦》解读视频爆火,再到343分钟的《盗墓笔记》、900分钟的“高一数学”、1000分钟的《雍正王朝》等长视频……数据显示,2024年抖音精选上时长大于等于30分钟的超长视频同比上年增长了207%,播放总量同比增量210%。

还有AI,除了短视频平台的工具化,长视频平台也都有各自的AI战略,爱奇艺在前两季度财报会上都分享了AI技术在平台的落地;在站内功能方面,角色AI的对话功能如今也成了各平台的标配。

无论长、短,关于行业未来的想象其实是近似的——综合视频平台的畅想。

或者说,观众对于视频内容的需求并不在于时长,而是内容所能带来的情绪和体验,所以未来的视频平台,伴随着终端设备、通讯技术和互联网娱乐方式等内外部环境的变化,将成为兼具多种内容的下一代视听产品。

这是面向行业未来的长跑。谁能够撑过洗牌期,在赛道上跑得更远,取决于每个发展节点上能否把握机遇。而2024年,显然就是这样的一个点。

快速导航:
友情链接: